
IEEE 802.3帧格式
以下是对 以太网帧格式 在IEEE 802.3规范中进行了介绍。的 802.3规格 定义一个 14字节数据链接头 跟一个 逻辑链接控制头 由802.2规范定义。
下图分析了 以太网802.3框架:
数据链接头
偏移量0-5:目标地址
- 的 前六个字节 以太网帧的组成 目的地址 。 的 目的地址 指定将数据帧发送到哪个适配器。一种 目的地址 在所有指定一个 广播消息 被所有接收以太网适配器读入的文件。
- 的 前三个字节 的 目的地址 由IEEE分配给适配器的供应商,并且特定于供应商。
- 的 目的地址 格式在所有以太网实现中都是相同的。
偏移量6-11:源地址
- 的 接下来的六个字节 以太网帧的组成 源地址 。 的 源地址 指定消息源自哪个适配器。像 目的地址,前三个字节指定卡的供应商。
- 在所有以太网实现中,源地址格式都是相同的。
偏移12-13:长度
- 以太网帧的字节13和14包含帧帧中数据的长度,不包括前导码,32位CRC,DLC地址或“长度”字段本身。以太网帧的总长度不能小于64字节,总长度不能大于1518字节。
802.2逻辑链接控制(LLC)头
继 数据链接头 是个 逻辑链接控制头(LLC),在IEEE 802.2规范中进行了描述。目的 有限责任公司 头 是为了提供一个“天花板上的洞” 数据链路层。通过指定适配器将数据帧放置在哪个内存缓冲区中, 有限责任公司 头 允许高层知道在哪里找到数据。
偏移15:目标服务访问点(DSAP)
- 的 目标服务访问点(DSAP),是 1 byte 该字段仅充当指向接收站中存储缓冲区的指针。它告诉接收网络接口卡在哪个缓冲区中放置此信息。在用户运行多个协议栈等的情况下,此功能至关重要。
偏移量16:源服务访问点(SSAP)
- 的 源服务访问点(SSAP) 类似于 DSAP 并指定 资源 发送过程。
偏移量17:控制字节
-
继 SAP 是一个一字节的控制字段,用于指定 有限责任公司 这是框架。
用户数据和框架检查序列(FCS)
数据:43-1497字节
- 继 802.2标头 是 43至1497字节 数据,通常由上层标头(例如TCP / IP或IPX)以及实际用户数据组成。
FCS:最后4个字节
- 的 后4个字节 适配器读入的是 帧检查序列 要么 CRC 。当电线上的电压恢复为零时,适配器检查 后4个字节 它接收通过一个复杂的多项式生成的校验和。如果计算出的校验和与该帧上的校验和不匹配,则丢弃该帧,并且永远不会到达站中的内存缓冲区。
这完成了我们的 分析 的 以太网802.3框架.